美东时间3月23日,TikTok CEO Shou Zi Chew (周受资)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。持续几小时的唇枪舌剑,几点感想简单记录。

Image

 

1. 听证会旷日持久,英语不好真的顶不下来

一位议员提问前说到:”我的孩子跑马拉松,我知道这需要跑多久,而你今天坐在这里的时间也差不多。“

听证会全程,周携带着一本竖翻页的笔记本,用来记录每一位议员的提问。当时我就好奇,不知道他有没有接受过类似于翻译员的note-taking的训练?可转念一想,其实有没有一字不漏的记笔记根本不是最重要的——重要的是抓住核心信息,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问题。

对于出海企业来说,在当地团队,找英文好的管理层是极其重要的。先别提文化层面了,就单说语言本身好了——很多议员语速飞快,而且本身带着极大的主观倾向,哪怕周(新加坡人)的英语是母语,也有好几次需要对方重复问题。语言这一关过不了,打这种仗气势上就会先输下来。

2. 各执一词,欲加之罪便何患无词

听证的焦点集中在德克萨斯项目(Project Texas); 青少年保护;地理信息位置分享;信息收集;不良信息监测;以及公司的背景带来的立场问题(你懂)。

这些问题本身就带有一些议程设置,而且无论周说什么,大部分议员直接表示“我不听” “我不信”。

以Project Texas为例,它指的是建立一道数据屏障,美国的数据只留在美国,与中国不流通。

周表示:“I have seen no evidence that the CN gov has access to that data; they have never asked us, we have not provided it.”

对此,来自加州的众议员Anna Eshoo表示:“I find that actually preposterous.”

有一些问题本身暗含逻辑陷阱。例如,问TikTok是否及时干预平台上的不法行为,倘若回答“不是”那就是你平台不作为,纵容危险;如果回答“是”,那就是给“平台会施加可能的外部影响力”这一论据做铺垫。反正左右为难。

关于数据收集和地理位置信息分享,周表示这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“industry issue”. 然而国会议员却认为“你别跟我说行业问题,这就是你TikTok的问题” ;周说TikTok可能是唯一不接受政治广告的社交平台,这句话却直接被忽略;而在保护青少年问题上亦然,一名议员直接下结论:“Your technology is literally leading to death”。

3. 大国博弈之下,危机公关难有生存空间

国会听证会的问题,跟上庭的询问类似,有一部分是直接询问(direct examination/examination in chief),对于这类问题,答桉基本都只能是Yes/No.

这种问题显然是有利于提问人,不利于回答人,因为发问人可以frame the question,在问题里嵌入自己预设的很多前提,随后把这个打包的问题丢给对方后,又把能够给出的可能答桉限定于Yes or No之间。但凡不是非黑即白的No,或者出现任何第三种情况需要解释的,就会被视作“语焉不详”或者“No”。

所以,危机公关里说的那套拆解问题,转移问题重点之类的,完全不奏效,甚至只会起到反作用,认为你闪烁其词,更有可疑。

比如这个问题“Can you say with 100% certainty that neither TikTok nor Bytedance employees can target other with surveillance techniques that you did with the journalist?”

这个问题本身就预设了好几个值得商榷的前提,如果直接说Yes/No 就会立刻掉进坑里。所以周的回答思路第一步先是澄清:“I don't disagree with the characterization that that is surveillance.” 也就是说,你说这叫监视,压根儿就不对。就别说其他人,journalist等了。

但是对于这样的问题,对方几乎都不给周继续说话的机会,直接定性:“If you can't say ‘Yes’, I take that as a ‘No’. ”

在英美法系里,刑事桉件审理遵循的是“排除合理怀疑”(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)才能判定某人有罪,否则一个被告首先默认是假定无辜的。但是这个类似的原则却被扭曲运用了——

理论上,如果你不能对于任何一个表述做100%的肯定回答,那么得出的结论应该是“默认你没有这么做XXX事”(无辜推定原则);但是,发问者通过用否定句来设定问题(注意问题里的neither /nor ),成功地把推论变成了“你就是有可能做了什么事”。

4. 对华政策的Bipartisan consensus日益明显

我听到的部分,下面这几句发言很有代表性:

"You have been one of the few people to unite this committee." Dem众议员 Tony Cárdenas

"I don't believe that TikTok — that you have said or done anything to convince us." Dem众议员Anna Eshoo

"You have united us, the Democrats and the Republicans, " Rep 众议员August Pfluger

“We don't find you credible on that..."(这句没注意到具体是谁说的似乎也是一名Rep议员)

5. 舆论战仍将继续

听证会上,不少议员引用了美国和境外的媒体、智库、基金会等的报告,作为提交的证据,其中包括Wall Street Journal, Forbes, 美国intelligence部门等。

居然还有议员提到一家Lithuania的研究机构(Lithuania的立场,懂的都懂),并且引用了周在任职小米时期这家机构做出的相关报告。所以,几乎鲜有理中客的媒体,背后都有议程设置。

针对这些被引用的报告和报道,周的回答是:"I think a lot of risks that are pointed out are hypothetical and theoretical risks. I have not seen any evidence. I am eagerly awaiting discussions where we can talk about evidence and then we can address the concerns that are being raised."

但,整场听下来就是每一方都只是在坚持原有的观点。如果有任何变化的话,甚至可能只是加强了原有各自的观点。

6. 学个词:yield back

在国会开会,每个人发言时间都是有限的,比如这场听证会是一人5分钟。如果A的时间没用完,A可以选择yield (my time) to B, 意思就是把多出来的时间匀给他人用。等B发言完了,再yield back(还给A)。